古籍

《登高》原文鉴赏

本文已影响 1.98W人 

  登高

《登高》原文鉴赏

杜甫

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

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。

万里悲秋长作客,百年多病独登台。

艰难苦恨繁霜鬓,潦倒新停浊酒杯。

赏析

诗题一作九日登高,成于唐代宗大历二年(767)重阳节,是年杜甫五十又六,后三岁卒。明胡应麟称该诗为“古今七言律诗第一”,这里主要从时空、动静、景情等角度探讨这首严整的律诗中的照应及对仗。

首联“风”照应“天”,高处景致;“急”照应“高”,修饰“风”“天”意象。沙滩、高地一脉相承,清爽白净相得益彰,浑然一体自然成景;又“渚”与“沙”并列,“清”与“白”相对。“天”“沙”,天对地。“风”“渚”,风对水。“猿”“鸟”,走兽对飞禽;“啸”“飞”,声音对动作;“哀”,声音凄惨状,“回”,去而复返状,“哀”而又“回”,婉转凄惨,走投无路,挥之不去,一鸣三叹,形影不绝。“风急天高”为仰视联感,“渚清沙白”为俯视联感,相对。“猿啸哀”对“鸟飞回”,进一步渲染情感。首联写空间,意象稍浓密。

颔联“无”对“不”,否定前缀;“边”对“尽”,表界限。“落木”对“长江”,水木;“萧萧”对“滚滚”,拟声状貌。“下”对“来”,联合表消极低沉、逆来顺受。“无边落木”对“不尽长江”,登高所见,联合表声势浩大,又“落木下”为纵向,“长江来”为横向,联合构成登高视野的二维空间。“萧萧”“滚滚”静对动,共同为二维空间着墨,其效果是意象密集,情感较为浓烈。

颔联“万”对“百”兼“里”对“年”,时间对空间。“秋”照应“病”,隐喻人生衰亡的季节与身心的困顿构成悲怨情绪的交集。“长”之频繁长久,对“独”之孤单无助,由线构成的面对孤立的一点,联合表亲朋不在、只身飘零的生命之哀伤。因“作客”他乡而重阳“登台”,照应得顺理成章,又成整联哀怨情绪的动作反应,又“作客”为静,对“登台”之动。空间上离家“万里”,情不知所系;时间上生不过“百年”,恨不知所起。时间与空间的坐标,以诗人为中心,百感交集,思绪万端。情感浓密。

尾联“艰难”对“潦倒”,大我又小我,联合表国运衰弱、身世困顿。“艰难”而“苦恨”,表回天乏术的遗憾;“潦倒”而“新停”,表雪上加霜的无奈;又“苦恨”复义,“艰难”照应“苦”,复照应“恨”,重章叠唱。“繁”对“浊”,“停”照应“杯”呼应“潦倒”,饱含苦难的寒碜,状现实之貌。“鬓”照应“杯”,似是身为之物,实乃人生必需;物犹如此,情何以堪。

再看各联之间的照应及对仗。“风”照应“落木萧萧”,“沙”照应“长江滚滚”。“风急天高”照应“无边”“不尽”,联合表气象宽阔,兼“渚”“沙”“江”“鸟”“猿”,为天地山川鸟兽的广阔图景;万事万物,各行其是,各得其所,浓墨重彩,情意饱满。“无边”照应“万里”空间,逝者如斯的长江之“不尽”照应人生“百年”时间。“萧萧”照应“悲秋”,“多病”照应“新停”,“登台”照应“酒杯”。“哀”“萧萧”“悲”“秋”“病”“独”“艰难”“苦恨”“霜鬓”“潦倒”“浊酒”由点而线织成一张伤情的网,兼浓密的时间空间及各种意象的千姿百态,活生生把56字的七律凝成登高情意景象的浓缩铀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