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

《古诗十九首·涉江采芙蓉》赏析

本文已影响 1.87W人 

《涉江采芙蓉》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,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。一起来古诗赏析,仅供大家参考!谢谢!

《古诗十九首·涉江采芙蓉》赏析

古诗十九首·涉江采芙蓉》

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。

采之欲遗谁?所思在远道。

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。

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!

「译文」

涉过江水去采莲花啊,

又到沼泽边上摘兰花。

采来花儿送给谁啊?

我所思念的人儿在远方!

抬起头来望故乡啊,

长路漫漫路迢迢!

夫妻恩爱却分离啊,

忧伤愁苦到终老!

「题解」:

《涉江采芙蓉》这首诗很短,只有八句。但关于这首诗内容历来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争论。而造成理解歧义的焦点是诗中的“涉江采花”人到底是一位游子还是一位思妇?有人认为“涉江采花”人是位“游子”而非“思妇”,这是一首游子思乡怀人之作;有人认为“涉江采花”人是位独处故乡的妇人,其理由是他们认为采芙蓉是江南女子的专司,这是一首写居者思念行者的诗。

笔者认为,持议者虽各有说辞,但只要能解通,能自圆其说都行。不过笔者认为,细读此诗还是把它解读为是写一位远客他乡的游子,因怀念他在家乡的妻子,而写作的一首反映其欲归不得心情的抒情短诗为好。

「赏析」:

詩从内容上可分作两层。

前四句为第一层。是写游子欲采芳草而遗所思。

“涉江采芙蓉,兰泽多芳草”。起首两句,写远客他乡的游子,见江边莲花正开,沼泽边兰花正香,因而动了折花遗人之思绪,所以涉水过江,去采摘莲花和香草。

“芙蓉”:莲花的別名,亦作“夫容”,又名“芙蕖”,或称“菡萏”(郑玄《笺》:“未开曰菡萏,巳开曰芙蕖”)。兰泽:生长着兰草的低洼之地。芳草:指兰草。这两句都是在说游子涉水去采摘莲花和兰花,但因上句说了“采”字,于是下句便承前省去了。采摘芳草香花送人,是古代男女间表示相互爱恋的一种风俗。有关这种风俗的描述,在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中都有。如《诗经.郑风.溱洧》: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,士与女,方秉蕑(蕑,音肩,兰草的一种)兮”。《楚辞》:“采芳洲兮杜若,将以遗兮下女”等等。

可见折芳草香花相赠在古代是男女间都可以相与的一种风俗,而并非是女子才专有的行为。而且,我们认为读诗解诗不能拘泥于诗句字面的意思来死解。比如此句写游子涉江采摘香花芳草,有可能是实写,也可能是虚写,并不要当真去着实。

“采之欲遗谁?所思在远道”。这两句是诗人对自已涉江采花行为的自诘、自嘲心理活动的描写。“遗”:送。“远道”:远方。客居他乡的游子,看见江水那边莲花正在盛开,沼泽边上兰花吐放着芬芳的香气,于是想起了家中的妻子,于是便涉水过去采摘。但采了一大把莲花、兰花后,才想起自己思念的妻子身在遥远的家乡,根本无法送到。这两句诗通过对游子采摘香花芳草后心理活动描写,充分表现了游子思乡怀妇的哀伤和无奈。

后四句为第二层。是写游子采芳草后欲遗所思而不能的感慨。

“还顾望旧乡,长路漫浩浩”。“旧乡”:即故乡。“漫浩浩”:漫,古通“曼”。“漫浩浩”犹言漫漫浩浩。“漫漫”路长貌。浩浩,水流貌。这里用以形容路途的广宽无边。游子睹香花芳草,而产生采芳遗人之举;但当他兴冲冲地采摘到手之后,骤然想起自已所思念的人却在遥远的故乡,根本无法送到。于是游子抬起头来,向故乡方向望去,但见长路漫漫。这两句通过对游子持花怅望故乡顿生感慨的描写,读后使人有一种与游子忧戚与共的无奈之感顿生胸臆。

“同心而离居,忧伤以终老”! 最后两句继续抒写游子内心的感慨。“同心”:古代常用的成詞,一般地都习用于男女间的爱情关系,这里是指夫妇情感的融洽,非常的恩爱。恩爱夫妻本当长相厮守,但如今却是两地分离天涯相隔。所以身处此情此景的游子思之不由人不忧伤不已,而这种忧伤在游子看来还将伴随终生。这真是让人情何以堪啊!可以说,最后四句把游子对“旧乡”的望而难归之思,抒写得是极其的凄惋动人。尤其是最后两句可以说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。

上一篇 下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