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

浅谈《古诗十九首》产生的时代背景

本文已影响 2.58W人 

摘要:古诗十九首”是继《诗经》、《楚辞》、汉乐府之后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又一座高峰,是文人创作的成熟的五言抒情诗。它的出现并非偶然,有着复杂的时代背景。它的风格与成就的形成也是与其创作主体“游子”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。深入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《古诗十九首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
浅谈《古诗十九首》产生的时代背景

关键词:《古诗十九首》;游子;时代背景

关于《古诗十九首》的研究历时久远,前贤已经从很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但是对于《古诗十九首》产生的年代,学术界至今尚未有定论,争议颇多。多数学者认为其产生的年代主要是在东汉末年。我们认为它非一人一时之作。本文试结合汉末时代特征,考察《古诗十九首》产生的时代背景。时代界定及背景据章培恒、骆玉明主编的《中国文学史》的观点:“东汉中期指汉和帝永元元年(公元89年)至汉质帝本初元年(公元146年);东汉后期指汉桓帝建和元年(公元147年)至汉献帝兴平二年(公元195年)。东汉王朝实际到献帝建安二十五年(改元延康元年)才正式结束。不过在文学史上,通常建安二十五年间的文学归为魏晋文学的范围。活动于汉代文学与魏晋文学交替时期的作家,按照习惯,有的划入汉代,有的划入魏晋,而实际两者之间是彼此交错的。”本文不拟对《古诗十九首》产生的具体年代做更为深入的探讨,试从东汉时代大背景下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。

一、“古诗十九首”创作主体――“游子”的产生

《古诗十九首》大多篇章产生于东汉时期,非一人一时之作。但其作者群体基本可以肯定,那就是在外游学、游宦或羁绊的“游子”。“游子”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早已有之。其所抒发的羁旅之思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一大主题,早在《诗经》中就有这类诗作。如:《诗经·王风·君子于役》就是写女子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的诗篇,从思妇的角度描写征战之苦,以富有情感色彩的景物烘托出思妇怀人的心思。《诗经·豳风·东山》是“游子”思乡之作,写了一位久戍在外、一旦获归的士兵在回家路上的复杂感情,其思乡之情正是多数“游子”的心灵呼唤。此外还有《小雅·采薇》、《小雅·何草不黄》、《邶风·击鼓》,等等。在中国古代社会,各种征役、徭役一直不断,所以客居在外、羁旅之思自古有之。但是,其所思、所想的内容却有所不同。《诗经》中的“游子”大多是在外服役的人。此时的相思更多的是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。在《楚辞》中,屈原放逐也有“怀乎故都”口的幽思,如《九歌》就是屈原放逐后背井离乡、思君念国的作品,一腔愁苦与忧心昭然可见。此时此刻,屈原的相思更多的是对故土的爱恋,对故国命运的关心,对自己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感叹。汉代乐府诗歌中有不少表达羁旅之思的篇章,其内容更加丰富多彩,有反映徭役之苦的,有写思乡之情的。有感叹人生短促无常的,有抒发个人苦闷的,也有游子思妇之感,等等。此时,“游子”的情思大大丰富了起来,这种多样风格与两汉时代社会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密切相关。

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之后,读经、习经成为了社会风尚。历代统治者通过兴太学及设立五经博士,向下层的知识分子敞开了一扇读书仕进的大门。“自武帝立五经博士,开弟子员,设科射策,劝以官禄,讫于元始,百有余年,传业者浸盛,支叶蕃滋,一经说至百余万言,大师众至千余人,盖禄利之路然也。”(《汉书·儒林传》)在这种情况之下,游学、游宦成了多数文人的生活状态,“游子”阶层也由此而生。他们纷纷涌向朝廷,走上了借读经以仕进的道路,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但是,这条道路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,他们也不同程度地碰到了“不遇”的情况,因而也时常抒发“不遇”之感。如贾谊有《吊屈原赋》、《惜誓》,董仲舒有《士不遇赋》,淮南小山有《招隐士》,司马迁有《悲士不遇赋》,等等,都是这类作品。他们虽然抒发了自己不被重用的牢骚,但却没有失去信心,此时的他们对大一统的政权依然抱有极大的热情。但是,自东汉和帝之后,权移外戚、宠被竖宦的政治格局一直绵延到汉末。当时文人士子希望通过察举和明经科考进入仕途,然而仕进之门却被权贵豪强把持,“恩泽不速于单门”,(赵壹《刺世嫉邪赋》)寒门子弟仕进无望,权贵亲信却居要职。此时此刻,滥举成风,“举秀才,不知书。察孝廉,父别居”。(后汉桓灵时歌谣)“世胄蹑高位,英俊沉下僚”(左思《咏怀》)的不合理现象随处可见。再加上当时公私学校广招生徒,不但太学生“结发人学。自首空归”,(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)其他学生也只能四处飘零、奔竞风尘了。此时的“游子”与落魄的农民、奔走的商贾一样,流浪四方。在“凉风率已厉,游子寒无衣”(《凛凛岁云暮》)的萧索境况中,在“出户独彷徨,愁思当告谁”(《明月何皎皎》)的凄苦心情下,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想脱离浮乱骚动的都市。但是,“思还故里闻,欲归道无因”,(《去者日以疏》)仕进无门,时代扰攘,安定的生活在这时其实成了幻想,正当的职业无处寻觅,从而使得这些脱离生产的知识分子陷于了有家无法归的悲惨境地。这批以流浪为生的知识分子抒发愁苦之声,于是就产生了情真意切的文人五言抒情诗――《古诗十九首》。

二、“古诗十九首”创作主体――“游子”的生存背景

《古诗十九首》的创作主体――“游子”的生活社会环境是极其复杂的。东汉时期,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思想、文化等等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,这些变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“游子”各具影响,从而也使得他们表现出异于以往的特性,对其文学创作也发生了极大影响。

(一)政治背景

西汉、东汉历经400年间,社会矛盾一直存在,这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。自汉武帝起,社会动荡不止,宫廷动乱不断。在这个时期,“封建社会是经常的在动员状态之下,一切人力、物力的收夺都超出了经济的报偿法则”。桓宽在《盐铁论》中就提到了西汉政权的徭役繁重、民不聊生的情景:

上一篇 下一篇

猜你喜欢

热点阅读

最新文章